王宁
然而,世事无常,风波渐变,元祐八年(1093年)九月,高太后去世。哲宗始终对高太后垂帘听政疾恶如仇,刚一亲政,便即时驱赶旧臣。苏东坡首当其冲,很快被罢黜高官、攫去厚禄,连降四次,贬谪惠州(今广东惠阳东),官级由三品降至六品下。
元丰二年(1079年)七月,已经43岁的苏东坡又因“谤讪朝政”入狱,两次直面逝世亡。出狱后,又接连贬至黄州、常州、登州等地。
6年后的元丰八年(1085年),年仅10岁的哲宗即位,由一贯欣赏苏东坡才干的高太后代理国事。苏东坡重获重用,先后任杭州太守、扬州太守、吏部尚书、兵部尚书、礼部尚书、端明殿学士、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等职。在任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期间,为皇帝拟写八百道圣旨,到达了仕途的顶峰。
仁宗嘉祐二年(1057年),年仅22岁的苏东坡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中进士。切实本为第一,主考官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,为了避嫌,改为第二。苏东坡一举成名,从此名扬天下。
标签 苏东坡 苏轼 哲宗 佳士得 文化俗话说,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。唯有苏东坡,人们毫无异议地给了他“千古第一文人”的美誉。林语堂说:苏东坡这样的人物,世间不可无一,难能有二。
才华熠熠、年少得志的苏东坡,本该有个大好前程,但由于反对王安石变法,受到诬告与排挤。他心灰意冷,上疏请求离京任职,随后被外放到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,开始了颠沛流离、到处流落的终生。
在11月26日举办的佳士得香港2018年秋季拍卖会上,传为苏东坡画作的《木石图》,以4.636亿港币的价格成交,创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。由此可见,苏东坡在我国文明历史上的地位无以比拟。
兴许,人们喜好苏东坡,不仅是因为他的诗词文章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,更多的还是敬佩他进退自如、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,淡泊名利、不忮不求的文人气节,还有他穷凶极恶、济世救民的仁爱之心。